相信大家常看的都是显卡的横向对比,不过今天笔者的想法是给大家来个纵向“大餐”。怎么纵向呢?笔者收集了从2006年初到现在几乎所有的NVIDIA高端显卡型号(PS:在这还真得感谢借给我GeForce 7900 GTX的兄弟,这个我还真没有!),一方面用于对比这些显卡的性能,另一方面通过性能来考察它们在架构上的变化。那么有哪些当时的高端显卡出场呢?这些“当年”的奢侈品到如今又能有怎样的表现呢?请继续往下看。
就笔者个人的观点,GeForce 7900 GTX显卡并不是NVIDIA历史上富有创新性的一款显卡,但却是第一次跨出了“半代”旗舰之路,之后的GeForce 9800 GTX到GeForce 9800 GTX+,GeForce GTX 280到GeForce GTX 285都无不受这种思路的影响。笔者所谓的“半代”旗舰是指类似GeForce 7900 GTX(核心代号G71)这样,基本上可以算成是GeForce 7800 GTX(核心代号G70)的工艺进化小改版的型号。而G71相比G70,晶体管数目不增反降,核心面积也仅有196平方毫米,堪称NVIDIA的“小核心”显卡。
经典的GeForce 7900GTX,是多少人曾经的梦想!
不过,如果你仅仅因为核心面积小,就小看GeForce 7900 GTX,显然是不对的。要知道,这款显卡的架构继承于经典的GeForce 6系列,而且也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进。虽然依旧属于经典的DirectX 9.0c时代的顶点和管线分离式渲染架构,但是作为此架构的后一代产品,它也是成熟和有代表性的。8个顶点处理引擎和24个像素处理引擎,以及依靠新制程带来的高频率,这样的规格参数在那个年代堪称“骄傲”。
很少有旗舰产品相比上代能提升100%以上的性能,但GeForce 8800 Ultra做到了!虽然GeForce 8800 Ultra并非G80核心的首款产品,但是GeForce 8800 Ultra肯定是采用G80核心的强显卡。其实它是NVIDIA当时为了对阵ATI即将推出的Radeon HD 2900 XT而推出的高频率版本G80。不过,由于ATI这一代产品设计失误并未给NVIDIA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威胁。GeForce 8800 Ultra的推出,也成为NVIDIA强势地位的象征。
奠定NVIDIA王者地位的就是它了——GeForce 8800 Ultra,AMD(ATI)就没能在同代单核心产品上胜过NVIDIA。
而且,GeForce 8800 Ultra所采用的G80核心是NVIDIA首次革命性变化的产品。G80核心的架构设计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后来被称为“CUDA核心”的Stream Processors(俗称为流处理器),NVIDIA的单个流处理器就是一个全功能的ALU,再加上彻底标量化的处理引擎,NVIDIA的这种设计能保证整个显卡在任何时候都有极高的晶体管利用率。就笔者的经验和测试来看,相比ATI的SIMD(单指令多数据流)架构而言,NVIDIA显卡的流处理器效率确实要高得多。不过这样的架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MIMD(多指令多数据流)1D架构的ALU由于彻底标量化,在不理想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时钟周期才能处理完SIMD矢量ALU一个时钟周期就能完成的数据,因此NVIDIA采用了更高的Shader核心频率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则是1D标量ALU耗费晶体管数量较多,所以我们看到之后的NVIDIA显卡基本上都是以大核心甚至“巨核心”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也就是从G80开始,NVIDIA彻底抛弃了传统显卡的SIMD架构,和ATI在显卡的技术发展思路上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G92是NVIDIA历史上经典的核心。这颗核心在功耗、性能、前瞻性设计以及可扩展性方面都极为优秀。甚至一时间G92核心横跨了NVIDIA上至1399元,下至399元的广阔市场。当然,其中耀眼的就是GeForce 9800 GTX+。
重新拿起历史上出名的跳水王——GeForce 9800 GTX+,笔者现在依旧很郁闷,早买了那么半个月!
从市场角度来看,GeForce 9800 GX2更像NVIDIA为了对付AMD推出的双卡皇者Radeon HD 3870 X2而推出的双核心显卡,其较小的显存配置也让它的性能表现颇为尴尬。但即使如此,GeForce 9800 GX2还是为NVIDIA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功帮助NVIDIA保住了显卡性能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