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对此次参与评鉴的产品给予评价?这是我们从收到产品至测试体验结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快餐化的信息时代,也许很多读者和消费者朋友更愿意看到媒体对产品给出好与坏、值得或不值得等简明而直接的评判。然而,这对于音箱类产品(特别是中高端产品)而言却是极不科学,也是极不理性的。作为严谨的评测工程师,我们更不赞同这种武断而片面的产品评判方式。低价产品有值得褒扬之处,高价产品也有客观存在的不足。对产品的评价,关键在于你是否从自己所付出的资金、应用的环境、使用的习惯和是否合理搭配这几方面理智地进行过分析。
例如本次评鉴中的罗技G51,我们认为它并不适合放在客厅使用,原因在于其功率相对较小和未附带遥控器。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它是一款不合格的产品呢?其实不然。因为在所有高清玩家中,有条件在客厅搭建HTPC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只能在桌面PC平台上进行高清体验。这时罗技G51就是相当合适的选择之一。而漫步者S5.1、麦博FC760和三诺平面艺术音箱这三款产品就没有不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毕竟数十万元的顶级音响都尚有缺点,更不用说这几款价格仅几千元的产品了。相比之下,这三款产品只是在功能与特性上比G51更适合于客厅应用而已。那么消费者应该怎样去正确挑选和使用5.1音箱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音频产品,肯定需要把音质放在首位,但并不表示音质可以作为衡量产品的唯一标尺,这对于5.1音箱来说更是如此。因为除了音质之外,挑选5.1音箱还应在声场、定位感、瞬态、控制力、易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否则可能出现声场漂移、定位不准,进而影响体验感受。
在选定产品之前,预先对使用环境进行测算和评估是必须的。因为5.1音箱的摆放并不像2.0或2.1音箱那样可进尽量轻松随意地放置于电脑桌上,对于已经完成装修的客厅,放一套5.1音箱进去就必然要考虑音箱摆放、布线,以及空间占用的问题。使用环境够不够大?音箱买来是挂墙还是用活动支架固定?中置音箱的摆放位置会不会挡住平板电视机的画面?环绕卫星箱的布线是沿墙脚还是沿天花板边线走……诸多方面都需要提前考虑。然后针对自己看中的产品去进行估算,才不会遇到产品买回来之后出现很难安装和摆放的问题。
对于在客厅应用的5.1音箱系统而言,除了其基本的一些性能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它在设计和附件上是否能满足客厅应用。例如卫星箱的信号线是否足够长,这直接关系着卫星箱在客厅这种大空间环境中是否能摆放到位。而其连接部分,好采用接线柱或线夹的设计,这样一来即使附件中所配线缆无法满足房间布线要求,用户也可以去订购足够长的线缆进行替换。这一点,罗技G51就还需要加以改善。其卫星箱线缆被固定在箱体上,虽然环绕箱的信号线长达4m,但如果为了美观而要沿墙边布线,这一长度很可能会显得局促。
曾有不少朋友向我们询问过同一问题“为什么在商家那里效果听起来很好的5.1音箱,买回家之后觉得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其实这并非商家展示和卖出的产品不一致;而是用户在把产品拿回家后并未进行过仔细调校。
首先,音箱本身需要一定时间的自然褒箱进行磨合;其次,5.1音箱的调校重要性更甚于2.0和2.1音箱。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调校并不是针对电路或分频器,而是指音箱的摆位、各声道的微调,以及对于环境的处理。5.1音箱的摆位相当重要,例如中置音箱的高度应尽量与使用者坐在观看位后胸部的位置持平、前置左右声道不要放置太矮或与中置音箱的高矮落差过大、环绕箱应略高于当使用者坐下后耳朵的位置……
对于各声道不要采用厂商出场时的默认状态,应该选择熟悉的影片,一边观看一边对各声道进行微调。高端的产品一般都为用户提供了微调功能,如果觉得人声对白中气不足,可适当增加中置音箱的音量;倘若觉得环绕效果过于微弱,则需要针对环绕箱效果进行增益;如果感觉声音听起来嗡嗡作响,那么就很可能需要适当对低频和低音炮信号进行衰减……
由于很多家庭装修时未从声学效果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光滑的墙面、地面高硬度的地砖,以及隔开客厅与阳台的落地玻璃门都会成为影响多声道回放效果的直接元凶。因此大家还要记得尽量找些面积较大、厚度较厚的软装饰品布置在听音环境光滑的墙面和地面上,如在茶几下铺垫厚地毯、在墙上大面积的光滑面添加装饰用挂毯、为落地玻璃门上方拉上厚窗帘……所谓“三分器材,七分环境”的说法,就是指听音环境对效果的巨大影响更甚于器材本身。
其实要用好5.1音箱,并不需要一开始就具备很多经验,而是应该通过日常的使用渐渐寻找到音箱在使用环境中佳工作状态。音箱的好效果是“玩”出来的,相信每次实践的结果对大家来说都会有新的惊喜。那么,你还在用2.1看电影吗?